聚焦“舌尖”需求 让养老变“享老”
青海新闻网·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“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,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。”社区幸福食堂作为重要民生工程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举措,事关“银发一族”福祉、事关居家养老质量。办好老年人“食”事,要坚持民生至上,以老年人“助餐”需求为导向,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优惠、方便、营养、暖心的用餐服务。
“食堂饭菜天天不重样,干净、便宜又好吃,我们省心、省时还省钱。”提到社区“爱老幸福食堂”,家住西宁市城西区文亭巷社区的郜淑珍老人十分欣慰。截至今年7月,西宁市已建成148个“幸福食堂”,为126万人次老年人提供配餐助餐服务,日均助餐量最高达1.2万人。幸福食堂从“舌尖”出发,解决养老“刚需”之困,不断提升为老服务水平。
这些年,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感,一直是青海养老事业的工作重点之一。《青海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4—2026年)》提出,到2026年,全省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。着眼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福利,不断释放政策红利,有效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,将有力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,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。
今天,聚焦“舌尖”需求,让养老变“享老”,仍需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。要将“积极老龄观、健康老龄化”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,全面、客观、辩证认识人口老龄化,主动挖掘用好蕴含其中的新机遇,做大做强老龄产业。要坚持老有所养与老有所为相结合,积极搭建平台、完善政策,为健康老年人老有所为、继续发光发热创造条件。要积极促进事业与产业、城市与农村、康养与旅居、服务与管理协同发展,为当下与未来银发经济量的快速增长与质的稳步提升提供广阔空间。
老人可承担、企业有回报,方能托起“夕阳红”。要围绕优化养老服务营商和消费环境,加快建设高效规范、公平竞争、充分开放的养老服务市场,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。积极探索“适老餐品”,提升餐饮服务品质,培育“名菜”“名吃”“名厨”“名店”,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就餐需求,丰富养老助餐服务供给,构建布局均衡、方便可及、多元参与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,全面提升养老助餐服务能力,共同迎来养老产业发展的春天。
(冉志敏)